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极恭维他的话。试问中国历史上,可曾有第二个“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人么?墨子是一个宗教家,墨子的天是有意志的。墨子是一个实行的宗教家,他主张节用,又主张废乐,所以他教人要吃苦修行。“以裘褐为衣,以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篇》虽批评墨家的行为却又不得不称赞墨子道:“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而不可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墨子的哲学方法孔子的哲学是一种理想的目的,墨子的哲学则是一种行进的方法。墨子因为讲方法,于是产生了一种“应用主义”。墨家说:“义,利也。”这个“利”字并不是“财利”的利,这“用”也不是“财用”的用。墨子哲学的根本方法就是真知的应用。【后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与此说多有相似。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是,阳明的知是心内的良知,而墨子的知是心外的实用。】
f墨子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只在于他的“应用主义”。他处处把人生行为上的应用,作为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兼爱、非攻、节用、非乐、节葬、非命,都不过是几种特别的应用。他又知道天下能真知道“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不过是少数人,其余的人,都只顾眼前的小利,都只“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他又恐怕这还不够,他又是一个很有宗教根性的人,所以主张“天的意志”作为“天下之明法”,要使天下的人都“上同于天”。因此哲学家的墨子,变成墨教的教主了。杨朱杨朱比老子小130多岁。杨朱的时代战事连年不休,人民痛苦不堪,所以一种极端的消极的哲学应运而生这就是杨朱的哲学。杨朱哲学的根本方法在于他的无名主义。【老子最先讨论名的用处,要人复归于“无名之朴”。孔子深知名的用处,故主张正名。以为若能正名,便可用全称的名,来整治个体的事物。儒家所注重的名器、礼仪、名分等等,都是正名的手续。墨子注重实用,故提出一个“实”字,攻击当时的君子“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杨朱更趋于极端,他只承认个体的事物(实),不承认全称的名。所以说:“实无名,名无实。实者,伪而已矣。”杨朱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又恐怕人把存我观念看作损人利己的意思,故刚说了“智之所贵,存我为贵”,连忙接着说“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痛苦的时势,生命财产朝不保夕,自然会生出两种反动:一种是极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