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我则以为要论独立的反抗的精神,最出色的该是《相鼠》。
f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老子革命的种子发芽了,长出来了个老子。关于老子为什么叫老子,有各种说话,有说是因为他活得长的,说是200多岁,那是神话;有说是因为老子“生而皓首,故称老子”,这话出自《神仙传》,八成也是瞎话;胡适先生认为“老”不是老子的姓就是他的字。老子是个革命家。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的政治因为政府没有干涉的本领,所以主张极端的放任。说到底,这也是种极端的破坏注意,是一种革命的政治哲学。老子是个哲学家。他的主要的哲学概念是:道、无、无名、无为。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也是老子的最大功劳。老子认为,天并非是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住在,天地并不与人同类,天地也没有恩意。然而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什么样的呢?道无声无形、单独不变、周行于天,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一切只是自然。这也是后来自然哲学的基础啊!无。“无”其实是“道”的具体阐述。“无”到底是什么呢?看这两句话就明白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名”就是“物德”,就是物的德性,也说特性。有名,然后有知识,有知识然后有欲望,有欲望然后有纷争。老子渴望没有纷争,所以主张“无名”。无为。其实老子“无为”的深意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是在于“深信自然法则绝对有效”。若是用人力去赏善罚恶,便是替天行道,便是“代司杀者杀”。所以老子主张的人生哲学是无知无欲无争。
孔子孔子,字仲尼,鲁国人。他是个实行的政治家,做过鲁国的司空,又做过司寇。他的政策不能在鲁国实行,还丢了官,于是去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能遇到行道的机会。六十八岁回到路过,专做著述的事业。那是一个充满暴行邪说的时代,暴行比如弑君弑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