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C.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D.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子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是平民聚居之处。有时也借指平民。B.方山冠,汉代祭祀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陶渊明做隐士时大概也戴过。C.公侯,帝王时代五等爵位中的公爵和侯爵,文中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D.河北,古籍中一般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北”即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山子,即陈,字季常,宋朝时的一个隐士。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蚊山时,与其相识。B.文中的方山子“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这与苏轼被贬黄州遭遇相照应。本文
f也可以说折射了作者在黄州的一种心态。C.隐居黄州的时候,方山子家徒四壁,生活贫寒,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在面对外人时,个个都显出傲慢自乐的样子。D.作者写方山子,先写早年驰骋骑射的英姿,再写晚年隐居光、黄安贫恬淡的自得,在前后的对比中,传主的形象丰满起来。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5分)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①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注】①谩:空,徒然。②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8.本词的鹏鸟形象由《逍遥游》脱化而来,《逍遥游》描绘了什么样的鹏鸟形象?词中鹏鸟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5分)9.评论家称誉本词“无一毫粉钗气”,梁启超也说“此绝似苏辛派”。请简析他们这样评价的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老病孤愁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而在《登岳阳楼》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