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的内容,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第4课主要有4个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本课的四个板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反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历程。本课教学中各位教师可以参考示范课中的教学设计,梳理历史线索,利用教材、地图册,以时间线索为主线进行教学,结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P11P1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等地图,有利于学生在初一阶段树立时空观念。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考古学的成就和教材中提供的考古成果素材:与夏朝有关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教材P19《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与商朝有关的殷墟遗址教材P22《知识拓展安阳殷墟》、地图册P12《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以及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利簋教材P24和与分封制有关的宜侯簋等,有利于培养初一学生的证据意识。西周分封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识读P21地图,了解主要诸侯国的分布,探
f究教材P22课后活动1,组织学生研读教材,认识和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本课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书后大事年表,制作一张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整理。
第5课主要有三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板块:青铜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来探究,教材和地图册都有丰富的青铜器器皿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P23《相关史事》、教材P26课后探究1、地图册P14《青铜器的种类》组织教学活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和功能,进而利用两个典型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来探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用环保材料或者是适合的材料制作青铜器的模型。
有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6《知识拓展金文》,进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甲骨文的学习。
甲骨文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有关甲骨文的内容是用两个子目来叙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25《相关史事》帮助学
f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利用地图册P15《甲骨文的刻写》让学生动手试试甲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