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研究生则是泛指应用型人才,即能够合理地运用所学习到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需求及个人发展的人才。两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且都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重点关注对象。而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践中,学术性学位日常教学和培养通常倾向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重在帮助研究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确定个人的研究领域;而专业性学位则更注重于对研究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三)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对象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通常围绕绩效考核制度、学位资格认证和论文质量评定三个方面展开。其中,绩效考核方面,各研究生院校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便于对研究生课程成绩进行客观、综合性评定,由此作为研究生能否升级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在学位资格认证方面,美国研究生通常需要完成十个研究项目后,才能获得学位资格认证;而即便获得学位资格认证,还需要再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经过笔试、口试等系统流程后,方能正式通过。至于论文质量的评定,美国硕士生必须严格遵循论文撰写规定,独立完成论文撰写,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博士生论文则必须在论文选题到论文答辩等全过程中接受监督,经历层层审核和筛查,最终交由导师委员会集中审议后,才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二、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简单地说,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培养目标多元化和课程设置灵活化。具体地说,美国研究生教育打破了德国研究生教育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主张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注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对知识探索精神的培养。例如,学术型、学者型和技术型人才都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实际教育过程中,美国研究生院通常都会根据研究生的偏好和兴趣,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引导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研究生教育将课程分为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对研究生文理学科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科学知识的渗透和交叉,促使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不断丰富。除了上述基础教育培养外,美国研究生院还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一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需求,二是体现了高校对研究生自主选择权的尊重,使研究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此外,美国高校还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比如,美国在海洋、军事和宇宙空间等技术研究方面,都选取了大量研究生配合参与,藉此通过社会力量来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