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精品试卷
点拨
一教材第53页探索思考粗的沙子先沉积到瓶底,然后沉积的是细沙,最上层是泥土。受外力侵蚀与沉积作用影响。与自然界中河流的沉积物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发生沉积作用。但它没有自然界河流沉积物量大,效果不太明显。二教材第53页学习指南1.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差异加大;外力作用则可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见教材第57页图2313。三教材第59页思考第2题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是受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对地表进行破坏,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使地表出现峡谷。四教材第59页复习题提示:1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是判断地壳运动的主要依据。褶皱通常是地壳水平挤压变形的结果,而断层则是地壳受到挤压或拉张后断裂并发生位移。2.地震主要有天然地震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有两种成因: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以构造地震为主。震级是表示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对地面的破坏强度也越大,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5级以上称为破坏性地震。3.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若干单元,即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4.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上游地势陡峻,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下游地势平坦,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
f甲

精品试卷


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分别是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风力堆积D.流水侵蚀风力搬运
解析:甲是火山爆发,属内力作用,乙类似黄土高原的外貌是流水侵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