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预付货款大幅增加。三是由于外部冲击加剧,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弱化,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收支行为发生转变。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一是出口增长可能放缓;二是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四是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五是境外投资风险加大。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主要措施:(一)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f(二)既要加强创新又要完善监管。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首先,要加强金融创新。其次,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第三,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三)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对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经济环境中,降低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渐进的、水到渠成的过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相适应,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相适应。目前,要审慎放开资本账户,切实加强外汇监管,密切关注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当然,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条件、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也是必然的,而且巨大的外汇储备和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已经为相关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还在不断蔓延发展,开放的中国可能在全球经济金融动荡中难以独善其身,我们也要防范传染效应引发的我国资本集中流出、国际收支形势逆转的风险。所以,当前我们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外汇形势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一手抓流入、一手抓流出,健全外汇管理制度及相关操作手段,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