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预期传染机制伴随着危机传染的全过程,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爆发危机。金融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渠道、
f银行贷款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来实现的。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预期传染机制是指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导致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机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与预期,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可以是经济基础相相似,可以是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可以是文化背景的相似。预期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羊群行为”来实现的。金融危机的预期传染机制尤为突出。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对我国涉外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一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抑制了我国出口市场需求。二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流动性过剩演变为全球信贷紧缩,一方面加大我境外融资难度,减少外汇流入,另一方面加速境外机构从我国回笼资金,增加外汇流出。当前,我国国内企业的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付款明显减少,相反出口延期收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