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分)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A2B3B4A5C6D7C8B9B10C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概论凯洛夫2带好班级学校教育3生产劳动身体4学习发展
5国民教育学校教育6教法学生
7教育者受教育者8灵活性自主性9工作专题
10课程标准教科书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的强迫的和免费
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
是教育教学
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美的能力。
鉴赏美和创造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是当代中国
f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握一定
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狭义的社会化,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定社会的价
值、规则、态度和信念。(3分)
具体表现在以下5方面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个
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
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每个要点1分)
2、(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每个要点1分共8分)
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二)
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
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五)坚持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