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谢光选,一生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开拓和发展,为中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1梁思礼(19242016)赤子铸箭不辱家门。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12王希季(1921)“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13孙家栋(1929)钱学森当年十分欣赏的年轻人,如今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们就是国家的巨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国之栋梁,我们的国家才挺起了脊梁。或许,我们无法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记住他们。致敬,中国航天人!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