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制,支持各科技创新平台对外提供有偿开放共享服务,鼓励和支持非涉密和无特殊规定限制的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和共享,全面推进我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鼓励企业研发机构依托政府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或“服务委托”等方式对外开放,服务中小企业。
15.大力引进高端科技资源。加速深中产业创新资源对接,实质推进与深圳南山科技事务所等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合作,提高我市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创新协作,合理布局重大科技研发和高科技产业重大项目,着力建设珠三角科技成果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主动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与以色列科技部合作在工研院设立以色列技术转移中心,引进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在生物医药、医药器械、电子信息、海洋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合作,推动国外科技成果在中山落地转化。
四、保障措施
13
f(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各镇区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市镇联动和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绩效评估,形成工作合力。(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专项资金对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经费保障体系。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引导平台建设单位、企业、社会资本等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三)强化政策保障。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机制,推动赋予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分配、内部人事的自主权,加强平台主任评聘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健全科技成果激励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评估监测机制和平台认定及评估标准,强化平台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认真落实人才引进、科研经费使用、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措施,保障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14
f(四)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宣传提升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自主创新当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重视度和认同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良好氛围。总结推广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推进平台建设发展。
15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