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中外贸易的发展。
2
f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沦为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洋务运动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4内容:①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第一家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规模最大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②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5评价: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②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起推动作用③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三、民族工业1历程:阶段时间原因备注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产生19世纪六①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主要)②外商企业七十年代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海地区:①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②陈启沅、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③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第一个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③“实业救争到1912发展高潮)国”的推动。1繁荣原因: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②短暂春天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一战期动。④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直接,(“黄金时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周学熙、间1912-根本)代”)荣氏兄弟1919)2短暂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你、民族工业萧条下去。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①全国的基本统一。②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官僚资本出现③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民国初期“实业救国”的影响。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从甲午战①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②清政
3
f抗日战争a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遭到沉重时打击45)抗战胜利萎缩后(19451949)期以各种形式吞并。济的全面统治,官僚资本的压迫。a.美国的经济掠夺b.官僚资本的排挤。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工业趋于瓦解。(193719b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民族工业的内迁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