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41(8分)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427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AB段由于______________,种群增长不明显。2DE,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______________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捕食者增加,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___增加,从而使种群数
6
f量的增长率下降。3EF段表示稳定期,其种群净增长率为__________,种群数量______________,该岛屿上环颈雉的最大数量为______________左右。42(16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营养级生物,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
表示生物体内未被呼吸消耗的能量(P
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PgABCDE15.9870.70.9141.0211.5P
2.8369.40.361.920.1R13.1501.30.679.1191.4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表中的_______生物开始的,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从第Ⅱ营养级传递到第Ⅲ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流到其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该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3)从能量输出和输入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会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18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64410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KJ。(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_____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