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赵一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学生讲故事)
二西安事变1背景导入并完成表格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发动者、目的、经过。
日寇在占领东北后,又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使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民族危亡之际,我们最主要的责任是抗日。然而,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不抗日,要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剿共不愿,抗日不能这样国民党内部的抗战派和蒋介石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西安事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播放视频)
2讨论: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1、日本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2、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3、蒋介石拒绝联共抗日,坚持围攻红军4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心。
3蒋介石被扣押后,该杀还是该放?(学生自由辩论教师小结)4事变发生后出现了怎样复杂的形势?(视频播放)
1亲日派:置蒋死地,取而代之。何应钦)2亲英美派:通过谈判解决。(宋美龄)3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结束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打下基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01年10月,张学良将军仙逝,时任中共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给张学良的家属发去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给予高度的评价。三.反馈练习:(见多媒体课件)
f四小结: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始,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最终和平解决,从此抗战成为中国的主旋律。
教学反思:课堂效果好,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而且在讲到日本侵略东北后犯下的种种罪行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但是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表达分析能力的培养。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