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1、哺(.5、狂澜(.8、浊(.12、喧(.)育))流2、澎湃(..6、屏(.9、滋(.)()障)长)3、气魄(.7、浩荡(.10、宛(.)21、田垄(.24、斑斓(.27、污秽(.31、蚱蜢(..)())38、辔头(.42、红妆(.)46、惩罚(..)())转)悔18、炽(.)))28、默契(.)35、金柝(..)39、燕(.43、阿姊(.)()))50、字帖(.)))山)15、督(.)痛51、挟(.)持)学)4、山巅(.)()))11、祈祷(..
)闹13、哽咽()(...16、丛山叠()岭17、绝壁断崖(..19、嗥()鸣20、镐()头..22、亘(.25、谰(.29、丰饶(.32、召(.40、胡骑(.44、崎岖(..47、郝叟(..1、澎湃:3、狂澜:5、滋长:7、懊悔:9、征发11、逼狭:13、亦复如是:15、嗥鸣:17、亘古:19、污秽:6、惩罚:)唤))()(36、鸣啾啾(..)古)语)23、碾(.26、怪诞(.30、桦(.33、机杼(..37、鞍鞯(..)机48、踱来踱(.)41、戎(.)))着))树)(
)14、懊(.
34、可汗(..
)45、阻抑(.
二、解释词语
)去49、两鬓(.
2、屏障:4、哺育:21、标直:8、惨白:10、祈祷:12、崎岖:14、炽痛:16、怪诞:18、默契:20、谰语:
三、文学常识
1、《黄河颂》选自组诗《曲,由》,这是一部大型作品,由作词,谱个乐章组成,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国作家。小说以战争为背景.我们在本册学过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的课文
中也提到这位著名作家。,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字河北乐亭人
3、《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4、《土地的誓言》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
f5、《木兰诗》是我国的。它与
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选自
代
编
合称“乐府双璧”。
四、《木兰诗》文言积累:
(一)解释文中的文言词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问女何所思()户()织,不闻机杼声,惟(),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卷,卷卷有爷()鞍马,从此替爷征。)辞())名,阿爷无大儿,)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木兰无长兄,愿(东市(爷娘去()为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