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先烈英灵。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成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响彻湘江大地。通过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辉煌。其中“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友谊与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无尽眷念。“我欲因之梦寥阔,芙蓉国里尽朝晖。”对未来的憧憬,是家乡之梦,也是中国之梦。更有那首专写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诗意神驰天上人间,想象丰富,更见执著情思,奇特梦幻: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杨开慧的好友,在湖南师范教书的李淑一,1964年写信给毛主席,怀念为革命牺牲的杨开慧和她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毛主席写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
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幻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自己所饮的佳酿桂花酒。迎候忠魂飘来,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自然联想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
f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的心灵终于得到了胜利的告慰。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通过梦幻,强化诗境是毛诗常用的艺术手法。如1、“胜利梦”:“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何时缚住苍龙”,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势力,夺得最后胜利的期盼梦境。在其他诗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2、“建设梦”: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江山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