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钟内死亡。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出台动物福利法。德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海仁认为,这种先进的法条,在中国很难做到。“动物立法迟迟不出,纠结于有些人认为现在搞什么动物权利太早。”
贺海仁说,动物福利有别于动物权利,是指消费过程中减少动物的痛苦,所以动物立法很
必要。
替代品“人工熊胆”
熊胆的主要疗效是,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中医药专家刘正才说,“我做中医已40多年,从来没用过熊胆。现在我们有50多种中草药及人工合成药品可以替代熊胆,效果一样。再没有这个必要让黑熊遭罪了。”
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姜琦也持这种观点,并于1983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立项,研发“人工熊胆”。
熊胆中的有效成分被认定为“牛磺熊去氧胆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可用于包括发炎和细菌感染等多种治疗上。
2006年,“人工熊胆的配制处方和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中国创新产品,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目前已上报至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等待国家的评审。
不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认为,熊胆用药在我国已有上千
年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是临床不可缺少的,其综合功效尚无法用其他药物代替。
专家认为,主要是商业利益和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才会食熊胆。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祖述宪说,实际上,从古至今,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是很少用到熊胆的。
熊胆里的去氧胆酸钠可以化学合成,那为什么还要从活熊的胆汁里提取呢?
支持方
中国中药协会: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的、由英国人创办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假借动物保护名义,长期从事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的宣传,其目的就是胁迫我国取缔养熊业,以限制熊胆粉入药、削弱中药竞争力、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养熊是林业部颁发批文,生产熊胆粉是1995年卫生部颁发药准字号,都合法。可以说,如果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学敏:熊胆入药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许多著名的中成药中都有熊胆成分,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是临床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熊胆作为中药广泛使用,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不可取代的问题。社会上认为可有可无的说法、熊胆没有疗效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f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人工养殖黑熊是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黑熊资源。目前成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