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阳来源:《开发研究》2008年第04期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本位思想的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当前,我国面临的难点问题是如何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基于此目的,本文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基本内容,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提出了要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借鉴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建立信息披露机制、重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将道德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观念及行为中、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系统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关键词:系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1004
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1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自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这一概念起,理论界对其有着不同的阐述,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伯文在1953年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1]。美国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针对社会(既包括股东又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守纪律、尊重人以及有利于所在社区和环境的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2]。台湾学者刘连煜将企业社会责任认定为,营利企业的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对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性之后,该企业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不计较营利之义务[3]。国内学者刘俊海博士认为,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赢利赚钱为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4]。卢代富教授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5]。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界定。但共通之处在于:企业在其营利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企业社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旨在追求股东利益与社
f会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应当把握以下两点:第一,社会责任属于企业治理机制的范畴,有关社会责任的理念应体现在企业治理上。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在于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