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平胜大桥体系转换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平胜大桥体系转换QC小组成立于2006年3月10日,并同时在
大桥局第三工程公司工管中心登记注册。小组成员详细情况见下表:
序号姓名年龄性别职称
文化接受TQC教组内程度育时间职务
1冯朝军34
男
2邓刚36
男
高工高工
本科本科
48小时48小时
组长副组长
3王海峰31
男
4张立军24
男
5梅波27
男
2、小组活动情况
工程师助工助工
本科本科本科
48小时48小时48小时
组员资料员组员
小组自成立以来,坚持每月活动两次以上,积极解决问题,探索施工方法,积累施工经验。
二、工程简介
平胜大桥是佛山市和顺至北公路主干线的重要工程。主桥为独塔单跨四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跨跨径350米,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首位。
本桥只在主跨设置吊素,顺桥向设27组吊索,吊索标准间距为12米。临近和顺岸锚跨的26、27吊索为单根的刚性吊索,其余25组吊索为顺桥向间距04米的73Φ51平行高强钢丝双吊索,其中最长吊索为1吊索10765m,最短为27吊索299m。
吊索张拉是体系转换的一个部分,而体系转换则是各构件应力、
f应变重分配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力最大的是钢箱梁,达到160MPa;变位最大的是主缆跨中下挠7m,钢箱梁跨中上抬1米多。最终形成主缆受拉、整个主梁受压的自锚体系。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
张拉过程中,吊索的受力远大于成桥状态受力,且四个索面共用一个主塔,任何一根吊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吊索的受力。
理由二:
吊索张拉作业面广,最多时3组吊索同步张拉,两幅桥共24根吊索要求同步,同时达到控制目标,难度巨大。
理由三:
吊索张拉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是平胜大桥的最后一道技术难关,也是本桥难度最大、目前在国内外尚无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的工作,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是吊索张拉成败的关键。
综上所述,我们QC小组选择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为活动课题。
2
f四、目标设定
吊索的施工受力不超过120t,同一编号吊索目标一
不同步拉力不超过5t。
目标二当线形达到要求时,索力误差控制在±5以内。
五、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确定吊索张拉顺序:负责人:邓刚完成时间:2006年3月1618日
小组成员运行“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并请多名桥梁界专家列席会议,提出了以下三种张拉顺序:
1、从1向27顺序张拉;2、从跨中向两侧对称张拉;3、从27向1倒序张拉。并将三种张拉顺序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