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领导要求顺利地把事理表达清楚,做到四平八稳、文从字顺、没有错误,这就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入门了。就机关文稿写作来讲,入门是一道坎、一个重要的标志。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人写作入门了,则说明他已经彻底告别了模仿,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为向更高的阶段迈进奠定了基础。入门阶段承上启下,处于中间环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当然,并非一入门则万事大吉。这就好比旅游时到了某个景点,你购买门票之后通过检票口就入门了,但是景点内部的各处风景、精华、奥妙之处都
f文稿写作的初始阶段
还没有看到,更谈不上了解、欣赏、掌握,所以入门对于参观景点来说才刚刚开始。如果领导表扬一个人说他文字工作入门了,则他因此可以高兴却不能因此感到骄傲。因为同样的道理,入门对于机关文稿写作也只是刚刚开始。刚刚入门的同志,起草一般性质的要求不是很高的小文稿,对付对付也就过去了,但如果让他起草时间紧、要求高、分量重的文稿,则恐怕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会因此而暴露无遗。这种情况我是经常遇到的,譬如2006年、2011年两次全省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省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稿,执笔初稿的同志在机关都认为不仅仅是入门,但初稿的基础都不是很好,后来分别经过大量的修改才按照程序送审。后讲创新。孔子曾经公开评论学生仲由(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意思是说仲由的学问已经不错,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升堂入室,这是比喻的话。“堂”是正厅,“室”是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语“到家”。我们说,“这个人的学问到家了”,正是表示他的学问极好(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第114页)。我觉得孔子关于做学问入门、升堂、入室三个阶段的论述,正好可以用来描述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阶段特征。按照孔子的标准,仅仅入门是远远不够的,入门之后必须“升堂”,“升堂”也只是说已经不错了,相当于已经可以了。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撰写领导讲话稿等各种文稿,要让领导满意认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领导的从政经验、人生阅历、辞章修养都比具体文字工
6222013
f法宝非但不
作者要丰富。而现实又要求必须做到让领导认可,如何是好呢?那就只有进行创新,从入门阶段向“升堂”阶段迈进。机关文稿写作尤其是领导讲话稿写作,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角度创新。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