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变电站自动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陈鸣乐(南京工大学浦江学院,浦电气1204,P2004120406)摘要:本文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简述了变电站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意义,对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做了初步的展望。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趋势
0引言
时间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电力为依托或间接依赖于电力行业能源供给的产业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由此带来的变电站的升级与改造也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变电站受市场和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自动化水平已落后于现今智能电网的要求。近十年来,我国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及系统设备都有显著地发展。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归并和优化组合对变电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协调的电力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上涉及到测量、计量、通信、远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二次系统,专业上包含自动化、继电保护、变电站运行等,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两个名词。在IEC61850标准中,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的定义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就是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在内的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系统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通信网络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1
f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2我国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是将变电站中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等装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集成为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它取消了传统的控制屏台、表计等常规设备因而节省了控制电缆缩小了控制室面积[2]。我国的变电站多为传统的35kV110kV变电站,数量约为2000余座,500kV及其以上变电站近百座。根据其自动化程度通常分为三阶段①以RTU为基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②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①以RTU为基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右图)②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下图))③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变电站自动化的意义
变电站作为电力单位升压输电和用户降压供电的中介器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无出其右,由于其重要性,保证变压器的持续工作能力也就显得异常重要,传统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