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一级子课题
在“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子课题组组长张敏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一级子课题
在“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阶段结题报告
f2011年1月初学校德育处下达了“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校级课题以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的一级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按照通知书和总课题组负责人杨铃校长的要求本子课题组积极筹备了总课题和所有子课题开题会的工作并于2010年1月参加了辰光学校举行的开题会即全面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现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以“小学低年级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题全面总结本课题一年来的研究工作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校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命名的首批流动人口子女接收学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生人数已接近2000人其中60以上是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想。我校学生的行为问题、习惯问题却日益突出较多的学生存在文明礼貌欠佳、卫生意识淡薄、不遵守纪律、学业拖延等不良习惯。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喜欢在课间大声吵闹上厕所不冲水喜欢在地上滚来滚去整个教学楼充斥着他们的吼叫声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德育处“学生校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总课题的指引下制定了本子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1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2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3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行为的产生并持续恒久是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