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其防范意识,学习和分析掌握医疗纠纷的形成特点,提升职工对医疗纠纷前兆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病人及家属的语言(由尊敬变为冷淡、疑问、不满、粗暴、顶撞)、行为(关注医护人员操作、干涉一些治疗行为、有抄录、复印、窃取病人病历的动机、向其他病人进行反面宣传)等。尽可能早发现医疗纠纷的苗头,应及时按程序报告,之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分析成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干预,杜绝其发生。绝不能够听之任之、不理不问、不介入处理,最终将会演化成医疗纠纷或事故而悔之晚矣。23培养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医师和病人的共同目标是疾病,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医疗行业的定性是服务行业。应教育医师准确定位,明白自身的工作性质,树立其良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病人安危放在首位,努力工作,诚心待患,把一切工作的重心放在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上来,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方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避免纠纷的发生。教育职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自觉抵制不良习气,不接受病人的红包、礼品、宴请等,防止病人对立情绪的产生,同时也避免在今后纠纷发生时使事情复杂化,将医师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24提高医师的诊断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医院要发展,要防止纠纷,人才是关键因素。医院要通过选送人员进修学习,请上级医院医师会诊、讲课、本院老带新等方式。不断提高医师的诊断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防止因误诊、误治诱发医疗纠纷。25加强医院职工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医师的人文素质不是先天形成也不是学校培训得来的,而是通过在后天的社会实践当中慢慢积淀下来的一种良好品质,它展示了个人的气质、形象和文化底蕴、对病人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等。基层医院医师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在农村基层医院就诊的病人,择医的意识远大于城市医院。人文素质好的医师,沟通能力较强,病人感到很具有亲和力,对其特别信任,发生了纠纷也能够多一分理解,解决起来也容易得多。这类医师也善于将一些医疗知识和风险等在与病人的交流中传递给患者而不会遭至抵触情绪的产生。可以看见有的医师诊室门庭若市,患者口碑极好,有的医师门前冷冷清清。这充分说明了人文素质在临床工作和纠纷防范工作上的重要性。26加强职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组织职工集中学习或自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医院工作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