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问题要由浅入深,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课堂上尽量让绝大多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时,根据教科书上图53页多莉羊的克隆过程示意图,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②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③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④多莉羊是由母羊C生下来的,但为什么它的长相却一点也不像母羊C?⑤多利羊为什么和母羊A几乎一模一样?决定事物形态的遗传物质在哪里?这样就增加了问题的层次性,降低了问题起点,班级可参与的同学大大增加,既体现了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又提高了小组学习的课堂效率。三、充分把握合作的契机,促进小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挥和提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富有成效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3。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小组学习乐趣,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引导他们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享受小组学习乐趣。例如:在做目标检测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再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比赛时不仅要看答案的正确率,还要说出理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在合作学习中领略他人的思维方法,不断的反思与吸纳,提升理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爱尔兰作家肖伯纳有这么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4。”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大家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的、人人可得的大成果。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小组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