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款的支付及调整的条件、方式和程序;(7)合同双方争议问题的处理方式、程序和要求;(8)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9)索赔的机会和处理策略;(10)合同风险的内容及防范措施;(11)合同的文书档案管理要求。对于为了履行总承包合同而签订的分包、采购、租赁等合同同样适用于上述交底的程序,同时交底人应该为最熟悉该合同的人,参与交底的人员应视工作需要而定,交底的具体内容可参照本书有关章节所介绍的该类合同的主要内容及关注要点来进行交底。432合同跟踪与诊断管理层应监督项目经理部的合同执行行为,并协调各分包人的合同实施工作。进行合同跟踪、监督和诊断应符合下列要求:1、全面收集并分析合同实施的信息,将合同实施情况与合同实施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偏差。2、定期诊断合同履行情况,诊断内容应包括合同执行差异的原因分析、责任分析以及实施趋向预测。应及时通报合同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3、不断明确和深化合同范围。对合同范围的管理,可依靠下列管理过程来实现:
3
f(1)实施计划,总包商按合同规定要求分包商执行进度计划;(2)检查绩效,不断检查分包商是否按计划展开工作;(3)质量控制,监控分包商工程质量和服务是否满足合同规定;(4)变更控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变更处理程序和价格调整原则。4、建立分包合同管理台帐在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过程中,除了对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外,另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建立分包工程合同管理台帐,反映项目与分包商之间的合同额、分包工程的形象进度、工程结算、材料调拨、机械租赁、工程借款、工程变更索赔、工程支付、质量保证金及其它各项费用,需要能够全面、及时、动态地反映分包工程合同管理状况,为分包工程管理的各种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达到对分包工程有效监管。5、合同执行执行阶段的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实质是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努力促使合同双方按合同要求认真完整地履行合同义务的一个过程,实施分包合同控制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分包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责权利(2)验收交接和缺陷修补1)合同内应规定验收程序和交接程序,验收包括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2)缺陷修补对缺陷应规定缺陷通知期(保修期),在此期间内,分包商有义务无条件修复缺陷,若分包商未能按时保质修复,总包商可自行修复,费用由分包支付。但分包商以外的责任造成缺陷,分包商可按变更要求索赔。
4
f(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