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两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第三节气血双补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薯蓣丸———薯蓣八珍姜敛枣,桂桔柴杏麦防好,风气百疾并诸虚,豆卷胶曲为至宝。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胶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第四节补阴
f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左归饮———左归饮用地药萸,茯苓炙草与枸杞,真阴不足舌光红,纯甘壮水好方剂。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第五节补阳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右归饮———右归饮用地药萸,附桂仲草与枸杞,气虚大加参和术,肾阳虚衰服之愈。
第十三章固涩剂
第一节固表止汗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固表,阴虚火旺盗汗良。第二节涩精止遗桑螵蛸散———桑螵散治便数,参苓龙骨同龟壳,菖蒲远志当归入,补骨宁心健忘却。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滑遗。第三节涩肠固脱桃花汤———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血,湿涩止痢最宜施。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第四节固崩止带固冲汤———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螵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完带汤———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第十四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磁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