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目的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合公司所有区域及人员。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综合检查,落实重大生产事故隐患的整改,领导并督促有关专业科室、车间开展安全检查工作。32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根据公司要求组织开展综合性安全大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对重大隐患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或按规定权限向总经理或上级部门提出报告,在报告的同时应采取可靠的临时防护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3安全部负责公司级安全检查中事故隐患的登记,并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同时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18
f34各职能部室按照公司职能划分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
35各车间主任为本车间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领导责任;各单位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岗位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或者公司相关职能部室报告。
4、事故隐患的定义和分类41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4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42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422较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责任单位自身能够完成整改的,但需一定时间整改治理后方能排除的隐患。
28
f42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检查的原则、方式、内容、频次51安全检查必须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必须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有要求、有具体计划的“五有方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坚持“四定四不推”的原则。“四定”:即定防范整改措施、定整改负责人、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