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校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
摘要: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但随着时代特征的重大改变,教学方法也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得以改革和创新。我们在继续沿用研究式教学的同时,要引进和推进新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菜单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模拟式教学等,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关键词:新时期;党校;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个重要部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校始终在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方面起着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这一职能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轮培训干部是党校的首要职责。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党校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时代特征发生了重大改变,过去沿用了几十年教师讲学员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要求,党的教育培训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党校教育培训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使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党校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一、党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党校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与以往相比,目前党校的教学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第一是教学任务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二是教学目标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党校教学是比较重视能力培养的,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党校教学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进和采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新方法。第三是教学内容的变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