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注重宏观政策研究,同时也注重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方向特点如下:①劳动经济理论与劳动政策研究方向。注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经济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应用研究,借鉴某些较为成功的理论模型和技术方法,多角度拓展劳动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野,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产权特别是劳动力产权问题,寻求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领域变革规律。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劳动关系、劳动政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②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效率、分配公平、薪酬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此丰富基础理论,为改善和加强政府经济调控、企业提高管理绩效、个人获得最大效用等劳动经济实践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借鉴。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变迁和理论创新;探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措施和方式方法;结合中国实际,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运动规律和特征;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研究中国社会人力资源企业系统、公共部门系统以及
6
f农村系统三大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和体制决策支持系统。
2.建设内容
2010年预完成学术论文至少50篇,其中属核心期刊20篇;科研经费60万,其中横向50万左右;申报应用经济学科硕士点;以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夯实学科团队;争取湖北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省级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挂牌;争取湖北循环经济促进会挂牌;引进国内外博士人员12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68人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0人。2011年预完成学术论文至少60篇,其中属核心期刊25篇;科研经费80万,其中横向60万左右;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预备产业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验收检查;争取“农村新能源示范基地”成为省发改委、农业厅等部门支持的工程示范中心;以湖北循环经济研究会的名义,举办1次省内内学术会议;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810人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5人。2012年预完成学术论文至少70篇,其中属核心期刊30篇;科研经费100万,其中横向70万左右;获得国家级课题12项;充实循环经济综合实验室,购买软件20万;将循环经济综合实验室建设成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实验室;以湖北循环经济研究会的名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