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学习,显然不利于学生较好地初步感知祖国的语言。但也没有办法,时间是客观的,就这么一点。通过以上分析,大家也一定听出来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指导学生认字的时间,而没有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的时间,掌握生字的时间只有放在了课外。那么,在课外怎样掌握生字呢?仍以我的工作为例,这一学期中,课本要求学生掌握467个生字。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给每个生字编个记忆口诀,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这显然还没有直接记467个字来得快。说到这里,我就忍不住要抨击一种流行的所谓的“专家”支招了。这些年,一喊素质教育,一喊减负,社会各界异口同声地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而少,要杜绝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我认为,如果这种提法仅仅针对小学语文和数学作业,它显然是缺乏理性与偏颇的。试想,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两三千个生字,除了极少的有记忆技巧外,其余的除了机械重复,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学生掌握?同样的,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的数学计算能力,除了机械重复的练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掌握?当然,今天,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是很重,因此,我们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做机械重复性作业的量。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就小学语文生字学习来看,怎样才能既保证学生掌握生字又减轻其负担呢?我的看法是:每课的生字学生先要有一定量的机械的重复
f的抄写。在此基础上,通过听写检查抄写的效果。对未掌握的再抄写,直至掌握。一班七八十个学生,再加上前边说过的原因,这些训练,教师显然没有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各位的配合。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识了一课的字,在课外或家中有了一定量的重复抄写后,家长应通过听写检查孩子对刚识的字的掌握情况。当然,听写要根据记忆规律来进行,不可以刚抄写完就听写,而要在隔十几天后再进行。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写字习惯,不能让孩子出现为了早点完成作业而写字潦草应付的不良倾向。写字太重要了,也必须从一个人的孩子时代抓起,否则,长大后就晚了。比如我,小时候字没写好,到现在再努力也练不好了。希望各位的孩子长大后,在写字上不要像我一样。我前边已经说过,语文的基础源于字,准确掌握一定量的汉字十分重要与必要。因此,在孩子学习生字方面。如果您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我相信,您一定会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定量的生字重复抄写作业的,您也一定会通过听写来减轻孩子抄写生字的负担,检查孩子掌握生字的情况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