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2KCl+M
Cl2+8H2O+5Cl2↑收集原理:因Cl2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因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故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A、B为两个位置上的止水夹,将T型管处A关闭,B打开就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将B关闭A打开是选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本装置的优点:1反应不需加热,常温下即可进行2可减少Cl2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注意:1装置完毕要进行气密性检查。2由于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大量的氯气,所以要靠浓HCl滴入量来调节速度。如果反应很剧烈时应停止加浓HCl,待反应慢慢稳定下来。否则会生成七氧化二锰,这种氧化物易发生爆炸。其实,此法的发生装置部分亦可用M
O2和浓HCl加热代替。五、药房里的化学家舍勒1786年,在瑞典科学院的一位院士葬礼上,其悼词中有一系列的化学名词:“氧、氯、
f锰、氟、盐酸、氨、氢氟酸、砷酸、钨酸、钼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苹果酸、硫酸亚铁”原来许多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都是由这位死去的科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发现的。卡尔威廉舍勒,1742年12月9日,在瑞典的斯拉尔松城出生。舍勒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从小就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中学时,舍勒虽然有很好的学业成绩,但是他的父亲没有能力供养他完成学业。在13岁时,他被送到一家药房当学徒。那药房里有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好学的舍勒一下子迷上了化学。他开始不停地阅读一些“与他年龄所不当的书”化学书籍,“做那大人尚且感到困难的试验”化学实验。舍勒从许多化学史书上知道,德国人布朗发现磷,瑞典人格波朗特发现钴,另外克郎斯塔发现镍,都是因为通过大量化学实验获得的,所以舍勒非常注重实验。正是因为努力做实验,所以才有这么多重大的发现。他的朋友这样说:“舍勒的天才完全用于科学,他绝对不喜欢别的虽然他有极好的记忆力,但似乎只宜于记忆有关化学的知识。”舍勒在25岁时发现,把硝酸银溶液倒入盐酸中,本来澄清的溶液变为一片白色浑浊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在阳光照射下,氯化银就很快变。这项发现,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30岁时,舍勒在二氧化锰中加入浓硫酸,制成了“火气”(即氧化,当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也发现氧气),写出一篇著名的论文《论空气与火》。不过,这篇论文被出版商忽视,直到1777年才出版。舍勒并不灰心,它认为自己不是为名利而研究,而是为神圣的科学事业而研究。他视科学上的新发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