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外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外贸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格局和各国贸易政策不断调整,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但是现在的外贸增长依然是量的增长,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要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图形解释如图1所示。由于此图形看起来像一个菱形,所以又把它称为“菱形图形”或“钻石图形”。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知名的500强跨国公司有80以上都在我国进行投资。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消费需求尚未拉动,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完全消费能力,对外贸易却发展得比较快。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发挥。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1
f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7年中国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为仅次于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出口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另外,中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强。加入WTO,我国为扩大出口和引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