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的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政府将大数据作为国家开展战略之一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开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具体设置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二是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三是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开展;四是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五是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六是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七是提升大数据平安保障能力。围绕重点任务,政府还设置了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大数据效劳能力提升、工业大数据创新开展、跨行业大数据应用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立、大数据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示范、大数据公共效劳体系建设、大数据平安保障等八大工程,作为工作抓手重点推进。〔二〕应用市场广阔大数据能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从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到售后维护全流程的改变,大数据应用的市场非常广阔。比方零售业可以运用大数据调整销售策略,制造业可以运用大数据加强售后维护,农业可以运用大数据制定收割路线,电信业可以运用大数据加强精准营销。〔三〕5G技术推动大数据进行革命性的开展5G网络是一场创新革命,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智移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移动通信信息效劳企业已开始建设基于大数据关键技术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正由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转变,5G能带来海量的原始数据,未来大数据技术能将各行业丰富的数据类型,与应用场景不断深度融合,实现应用创新层面的大爆炸。5G将带来大数据产业的繁荣,以及带动产业链的迅速成长。二、不利因素〔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目前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孤岛现象还是很严重,为了让用户依赖自己的产品,企业不愿意将收集到的数据共享给其他人。同时,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资源流通不畅,管理能力弱等原因也造成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的现象。〔二〕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是大数据开展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影响力依然较弱。〔三〕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平安、开放共享等标准标准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顾平安与开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平安保障体系。数据的黑市交易猖獗,不利于正规大数据企业的生存。区块链技术可以给数据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