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码器就近接入以太网交换机,仅需要部署从摄像机到编码器的视频线,大大减轻了实施成本。
矩阵+DVR监控系统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容,需要增加大量的设备,从前端的视频线,到后端的视频分配器、码分配器、DVR、甚至整台矩阵,以及大量的连接线缆,扩容成本极高。而采用IP监控系统,仅仅需要增加前端摄像机和编码器,如果后端存储容量不够仅需在存储池中增加存储设备,大大降低了扩容成本。
55系统标准化问题
矩阵和DVR设备都没有形成业界的标准,各个厂家采用的都是私有控制协议,对后期的扩容形成极大的隐患,受限于原有设备的厂家。
IP智能监控系统,基于运营商NGN架构,传输采用标准以太网TCPIP交换技术,控制采用的是IETF制定的标准SIP协议公安部“3111”工程推荐控制协议,存储采用标准的iSCSI协议,视频编码采用ISOIEC138182,MPEG2,
17
fISOIEC144962,MPEG4ASP,ISO1449610,H264MPBL等标准化编码协议。
56IP智能监控对比传统DVR监控
性能1系统架构
H3CIP智能监控
DVR
NGN架构,控制信令与交换码流分传统监控系统,各台DVR
离、提高系统可靠性
之间相互独立,无法统一管
2标准化
理视频传输基于TCPIP,设备之间通大部分DVR厂商都采用私
信信令采用IETFSIP协议,存储协有的控制协议信令,编码方
议基于iSCSI,编解码采用标准式非标MPEG24,不同厂
3图像质量
MPEG24、H264Mai
Profile家互通困难最高FULLD1,并且可以随时变更由于DVR的CPU性能限制,
图像格式,灵活选择D14CIFCIF;一台DVR最多支持8路D1,
系统不断扩展仍可以实现所有图像如果要从CIF格式提升到
D1格式
D1就需要减少每台DVR处
理的路数,增加DVR。
不支持实时图像编码高码
率,图像变化率大后就不可
连续观察,图像效果变差。4用户并发访问性基于组播实现用户对实时图像观由于处理性能有限一般支
能
看,满足最多1000用户观看同一路持用户并发访问数量不超
18
f图像
过6个
DVR采用顺序写入硬盘,如
果在写数据的同时发生多
个用户并发读取,容易出现
进程挂死。5历史数据调阅由于基于视频裸数据的数据块存数据采用文件方式存储,
储方式,调阅时间在毫秒级ms。检索速度慢,需要几秒钟
在存储数据后可以立刻查询,最快视频图像每隔5分钟、10
可以查询到1分钟前的视频数据分钟形成一个文件,只能在
6存储架构
文件形成后才可以查询中央集中化存储,编解码器支持目前所有嵌入式DVR和绝
iSCSI直接写存储方式,客户端直大部分PC式DVR采用的存
接访问存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