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氨泄漏预防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
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1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危险品中属于32类有毒气体,其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燃点为651℃。氨挥发性大且易溶于水,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氨气与空气(15~28)或氧气(148~79)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12化学性质(1)可燃性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2)爆炸性氨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会引起爆炸。另外,液氨与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3)腐蚀性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零部件。13存在危险性分析(1)若遇高热,会导致存贮设备压力容器超压,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性。(2)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3)氨大量泄漏时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机周边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4)氨可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14人体毒害性分析(1)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浓度在5~10ppm即可闻到臭味,对嗅觉产生影响,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等症状。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窒息、中毒性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微量的氨进入眼睛,会产生刺激流泪。高浓度的氨进入眼睛时,会侵害眼睛内部,导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3)如持续吸入微量氨气,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4)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灼伤等症状。
f(5)接触大量氨后还会造成肝损伤,危机生命。(6)微量的氨接触到伤口,会产生剧痛。2、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21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1)氨制冷车间内液氨储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