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一我国老龄化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20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老龄,大约在40年代,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顶峰;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在上海,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为2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6;北京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占总人口的146,据预测,到2025年,北京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2006年底,天津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881万,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68。
据统计,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96)、天津(1568)、北京(146)、江苏(1375)、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省市。老龄化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二我国老龄化特点
f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144亿,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据统计,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中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许多国家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我们的进程大大快于其他国家;(3)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预计要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5)历史欠帐较多。我们国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是没有养老积累的,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6)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三传统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
与老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