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在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功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进行论述。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的疾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多巴胺(DA)在体内是合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在分子构象上同多巴胺相似,能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药物。近年来随着受体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成功的克隆了多巴胺受体,并将多巴胺受体分成了两类五种亚型,它们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药理特征[1],为不同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目前的多巴胺受体按照基因表受体结构、效应器和配体等分为D1D5五个亚型。根据不同受体亚型与激动剂结合后信号转导机制的差异,这些多巴胺受体亚型可分为两类:D1类和D2类受体。D1类受体与Gs蛋白偶联,
受到刺激后是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升高。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两种亚型,
D2类受体与Gi蛋白偶联,受刺激后不改变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或使其活性降
低,它包括D2、D3、D4三种亚型[2]。
多巴胺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D1样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肾上腺心脏和
肠系膜动脉等组织。激活D1样受体可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产生产生cAMP扩张肾动脉、冠状动脉和肠系膜动脉[3],调节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和NaH交换子(NaHexcha
ger)活性,促进钠排泄,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4],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此外心肌细胞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也有D1样受体分布,但其功能还不清楚,常用的D1样的多巴胺
受体激动剂有多巴胺、异波帕明等。D2样受体主要分布于突触前肾上腺素能
神经末肖和交感神经节,激活时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5],主要作用为D2样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有溴麦角环肽(又名溴隐亭)、甲磺酸培高利特(又
f名硫丙麦角林)、卡麦角林、氢麦角碱、特麦角脲、美舒麦角、麦角氢、麦角乙
脲。另一类为非麦角碱类D2受体激动剂,包括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罗平尼
洛、阿扑吗啡、N丙基去甲阿扑吗啡等[6]。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
人体运动要由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环路调整的,有两条主要的通路,一条
是直接通路,由纹状体直接连接到苍白球内侧核(Gpi)的神经细胞主要有D1
受体;第二条通路为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