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重点】:纠正错题、分析错因、寻找思路、总结方法【教学过程】:一、成绩分析二、试题分析非选择题
失分较多的设问41题第一问的第(2)问,42题一、失分主要原因:1、方法:
审题不清,提取材料信息能力有待提高。2、知识、能力知识:不能把材料与课本很好地结合起来,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注意结合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立场分析问题,受思维定势影响能力:解题能力有待提高,欠缺一定方法。3、书写格式
不规范,字体不工整二、展示试题,讲授方法(学生分析样卷存在问题):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样卷一:
样卷二:
样卷三:
f(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5分)
样题一:
【补偿训练】
(2014新课标IT40)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