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
浅谈庄子的哲学思想姓名:刘跃学号:20095664班级:2009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经过一学期的的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的精彩的课程讲授下,对中国古代各家的基本情况以及思想主张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对道家的思想有着特别的兴趣。谈到道家思想,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文学史第一奇才庄子,他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自然的自生自化,、而否认有神的主宰。他又认为“道”能“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达到“万物皆一也”的见解。他看到一切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他主张通过“坐忘”,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起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定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美学上提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美”“至乐无乐”等见解来阐发美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美感等问、、题。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通过我对《庄子》的部分章节的解读,深深的感受到庄子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的个性特点,接下来,我想着重谈一谈庄子的以下思想。一、生死齐一庄子的生命观生死齐一庄子的生命观自古以来,许多人本能地把死亡看成人生的最大悲剧,陷入对死亡的无尽恐惧中不能自拔。对此,我们欠缺的是一种对死亡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庄子的生命观是建立在“道”,即自然基础之上的守性保真的生命观。庄子把老子的养生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强调以“自然无为”为养。庄子认为,除社会因素外,对于人的生命的伤害主要来自个人的欲求。《庄子骈拇》篇:“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号各异,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1
f伯夷死名于首阳之山,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此为精神方面的追求。小人、士、大夫与圣人所傲之事虽然有为名为利的不同,但是都是以伤害本性和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庄子认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既然“命”作为必然性,意味着人生的际遇是定然如此而不可改变的,是既无力抗拒也无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