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抱有幻想。“灭洋”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
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2)抗击八国联军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年,参与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a廊坊大捷
b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c天津保卫战: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③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④八国联军的暴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901年②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③内容:“赔”: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
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④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
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f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宗旨:“振兴中华”;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②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陆皓东等领导
③结果:以失败告终,孙中山流亡海外,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①同盟会成立的背景: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
《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
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如:华兴会、光复会
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②中国同盟会
a概况:1905年8月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