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积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达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使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起到一定的社会效应。
本课题研究于2015年10月开始,至2015年12月结束。
第二部分教育效果近年来,我们遵循科学性、实践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阅读习惯中“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交流运用”的十三个指标,设计了“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交流运用”调查表。2015年10月,我们对4个研究班231名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研究前问卷调查;同样对这批学生在2015年11月、2015年1月分别进行了研究中期、后期问卷调查,以检验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效果。
一、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表一:研究班学生“爱读书”习惯表现前、中、后测结果对照表()
培养目标
问卷内容1.你喜欢阅读吗?
前测250
喜欢中测
410
后侧760
一般前测中测
550480
后侧230
不喜欢前测中测后测
20011010
爱读2你喜欢去图书馆20033557559051036521015560书或逛书店吗?3你喜欢通过阅读2804137025585002781628720获得知识吗?
数据表明:学生“读书兴趣”的变化显著。课题研究前只有25的
学生喜欢读书,数据反映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较低,甚至有学生害怕
阅读。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度提高到76,这得益于近
年来学校注重阅读氛围的创设,社区、家庭的影响。通过张贴学生自创
的读书标语、小诗、漫画在校园每个角落,让每一面墙壁都传递着阅读
的信息;通过建立班级主题阅读角如名人驿站、问天阁、寓言天地、七
彩地球等,把流动书店就设在家门口,入柜的图书由全班同学精心荐存,
f老师严格审查,图书每月更新一次,不断激发学生阅读新书的欲求,让书成为学生的好伙伴;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借书;通过开展亲子活动……使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充分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生乐读、爱读。现在学生们喜欢读书的程度比实验前上升了51。并据图书馆的不完全统计,我校学生借书量从2015年的32本到2015年的114本。这一些都说明了学生已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例如:五(1)班的逄海晴同学是个羞涩、不善言语,学习上很一
般的女孩子。她的双亲因为生计常年不在家。老师从她极简单的作文看
出,她很想念爸爸妈妈,很想和别人聊天。课题刚开始研究和实施时,
老师经常借书给小晴,并与她爸爸联系沟通。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