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管理领域,在其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
terpriseRiskMa
ageme
tFramework)中将部控制的要素进一步扩展为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要素)2。
2.主要特征从部控制的涵我们可以概括出其特点主要有:(1)部控制是一个全方位控制的过程。部控制的围涉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他需要多部门的相互配合,企业员工都与部控制有关。同时他也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部控制具有全员性、全方位性、全过程性的特点。(2)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部控制不仅受外部环境市场,政府等影响,也受部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规模所影响,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部控制进行相应调整。(3)部控制标准的定量化。部控制的过程实际是企业行为与标准的对照,发现并纠正误差的过程。因此部控制的前提是要先设定标准。一般来说部控制是从经营效率、财务报告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方面确定控制标准,而这种标准应该尽量定量化。(二)部控制国外研究现状(小四号黑体)1.国外研究现状(以下容小四号宋体)对于部控制的研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开展得比较早而且是最富有研究成效的国家之一。美国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部控制的萌芽期,该时期部控制出现了牵制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任何个人及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企业任何一项或部分业务的权利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各项的业务职能通过正常的发挥其他的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控制和交叉检查。

优质
f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这是部控制的成长期,又称部控制制度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认为部控制应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管理上的特定目的,按照一定的业务程序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与措施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是部控制的发展期又称部控制结构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会计界与审计界对部控制的研究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容深化。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指出“企业的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达成企业特定目标和合理保证所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个要素。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部控制的成熟期发展很快,也称部控制框架论阶段。COSO报告中,将部控制定义: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成员、经理阶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