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数学问题的解决》案例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教
学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二十一世纪的
学生应该有一种“再学习”的能力,即面对新接触的现象、问题能动地
分析、处理、解决。为此,今天的数学教学,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
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理
解和应用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
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事实、基本思
想方法、必要的应用技能。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
良好的基础。
“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新的
环境和机会,而且能够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问题解决”中,学生必须综合所得
的知识,并把它应用到新的、未知的情境中去,这就需要学生使用恰
当的方法和策略,需要探索和猜想。因此,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数
学思想、数学方法或策略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
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
1情境引入:感知、理解问题。
左箱
右箱
f每箱18千克
每箱18千克
108元
84元
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明确题中提供的信息。
师:图中都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
题?
生:哪种苹果便宜一些?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主探究。在这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同桌互相交流解题策略,确定解题步骤。
3全班交流解题方法。
生1:108÷186(元/千克)
84÷127(元/千克)
6元〈7元
说明左箱每千克6元比右箱每千克7元的苹果便宜。
师:赞同这种方法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是用这种方法解决
问题的。)
师:同学们都是算出两箱苹果的单价进行比较,还有其他方法去
思考吗?
生2提出:我不知道我想的这种方法对不对?
师:大胆的说出来,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共同讨论张家铭想的对
不对?
f生2:我的思路是将右箱的苹果重量想成与左箱一样重,比较出两箱分别共用的价钱就可以了。算式是:
84÷127(元/千克)18126(千克)6×742元4284126元左箱共用108元〈右箱共用126元说明左箱用去108元比右箱用去12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