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国企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当前,自“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由跨国公司带到中国后,迅速被产业界广泛接受,并推至空前的高度。同时,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形成,工业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空前激烈。而人力资源竞争的背后是机制的竞争,特别是薪酬激励机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薪酬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激励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其作用也被长期忽略因此,在经济转轨的长期过程中,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将面临先天基础不足。同时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有关政策等原因,企业激励机制内容单一,效果不明显。因此,作为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薪酬激励就必须承担并发挥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在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改善薪酬的构成、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薪酬激励机制建设复杂的历史、现实原因造成了企业普遍存在原有薪酬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改革后的薪酬激励机制又引发诸多矛盾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严重的已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生存和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主体力量的国有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因此如何搞好国有企业中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调查表明:844的企业领导和职工认为薪酬及其他物质激励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是员工行为激励的关键;对赠与干股、赠与购买企业股票的权利、赠与企业股票,有227的厂长经理认为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有594的厂长经理认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实践证明,薪酬激励是各种激励形式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激励手段。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尚处在摸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1薪酬激励失去平“相对公平”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环境的改变,“相对公平”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