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培培养基: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过钙1,红糖1,含水量65左右。采用1750cm×3300cm×053mm的聚丙烯塑料袋,料高150cm,松紧一致,中间打孔,每袋干料均重450g,127℃高压灭菌2h。灭菌后放入冷却室,待袋体完全冷却、中心料温低于25℃后,分别接入白色金针菇不同菌株菌种,然后置于18~20℃,相对湿度60左右,黑暗培养。采用再生出菇管理方法进行催蕾出菇:菌丝满袋后先将室温降至13~15℃,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进行袋内催蕾形成针尖菇,之后开袋并移入6~8℃,在相对湿度80~85的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132农艺性状差异试验。子实体菌柄长至150cm左右时采收。记录各菌株的发菌期、袋内催蕾、出菇管理期、生产周期,统计单袋产量,测量子实体菌柄长度、菌肉厚度和菌盖及菌柄直径。每个处理64袋,4次重复。2结果与分析21不同菌株菌丝的生理特性211不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特性。4种菌株的生长速度、生长势、萌发力、菌落边缘整齐度、接种块周围菌丝稀疏现象及气生菌丝密度差异性比较见表2。可以看出:f0012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为f0023、f0008,最慢的为f00053;菌落边缘整齐度,f0023>f0012、
ff00053>f0008;萌发力,f0012、f0008>f0023>f00053;生长势,f00053>f0008、f0012>f0023。由此可见,f0012菌株的菌丝生长综合性状优于其他菌株。
212温度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菌株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其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见图1、图2、表3。可以看出,不同菌株其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可生长,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菌丝生长速度加快,长势也越来越好;当温度超过30℃以后,菌丝生长速度减慢,长势也减弱;40℃菌丝已停止生长。初步认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
213ph值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菌株在不同ph值梯度下其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见图3、图4、表4。可以看出,不同菌株其菌丝在ph值50~90范围内均可生长。当ph值55~75时,菌丝生长健壮,长势较强;当ph值低于55或高于75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趋缓,长势也差。由此可见,白色金针菇工厂化菌株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75,最适ph值为60。
22不同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特性221不同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进程。不同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进程见表5。可以看出,4种菌株在生产周期上存在明显差异,为56~69d。各菌株间的出菇管理期差别不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