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则求变变则路宽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卷烟打假工作纪实(上)
来源:东方烟草报
□本报记者刘大伟总期数:2726
出版日期:20091014
卷烟打假,对于广东烟草人来说,一度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暴利的驱使下,卷烟制假活动在广东层出不穷。这片最早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土地,一时间成了全国卷烟制假的重灾区。
“为彻底摘掉卷烟制假重灾区的帽子,我们决定:不仅要克服困难,努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还要探索形成一种机制,为全国卷烟打假工作提供借鉴。”与记者谈起卷烟打假工作,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局长向晋成有些激动。
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十几年来,广东省局在卷烟打假的道路上风雨兼程,越战越勇。他们通过实施“四个转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安、烟草等职能部门为主力军的卷烟打假新格局。曾经陷入困境的广东卷烟打假工作,如今渐入佳境。
单打独斗陷入打假怪圈在广东省局专卖监督管理处,记者查到这样一组数据:1995年至2002年,广东省共捣毁卷烟制假窝点2422个,收缴制假
1
f烟机4315台,查获假烟91万余件。在这8年里,他们平均每年捣毁制假窝点300多个,收缴
烟机500多台。广东烟草专卖打假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从全省范围看,卷烟打假犹如“割韭菜”,久打不
绝,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2003年,广东省内70的地区都出现了大型机械制假活动。当年,在普宁市,广东省局曾一次收缴制假烟机56台。广东卷烟制假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广东卷烟打假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2003年,广东省局新一届党组成立。省局党组开始反思,积极探索新的打假之道。“尽管我们的打假力度一直很大,但仅仅依靠烟草部门自己打假,没有各级职能部门的配合,卷烟制假活动极易反弹。”“我们烟草部门只有行政执法权,在打假时经常面临侦查取证难、抓捕犯罪分子难、对犯罪分子追刑难等诸多问题,这导致卷烟打假无法走向深入。”“卷烟制假分子多与地方黑恶势力和腐败分子勾结,不少地方因此形成了‘保护网’,使卷烟打假难以顺利开展。这些‘保护网’不破,就很难根治卷烟制假的顽疾。”……“通过认真分析、共同研究,我们很快统一了认识,认为要走出卷烟打假的怪圈,就要从建立新机制入手,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起联合打假长效机制。”向晋成说道。
2
f广东卷烟打假工作的局面由此开始转变。2003年5月,广东省局党组经过反复思考,提出要实现卷烟打假的“四个转变”: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