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多功能电子计价秤的设计
导师姓名
自动化0704
报告日期
2011年3月
指导教师意见
专业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系主任意见年月日
年月日年月日
f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意义
11研究现状20世纪前期,我国的衡器制造业主要以杠杆原理的机械式为主,20世纪后期,我国的衡器不断的发展,由过去的全机械式进入机电结合式,在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已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众所周知,传统的量具是杆秤或盘秤,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电子称。早期的电子秤多通过模拟电路实现,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芯片的价格逐渐下降,模拟控制已逐步被数字控制所替代,电子秤的设计模式也大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使精度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因为小型商用电子秤运算不太复杂,所以用8位微处理器足可满足要求。电子称重系统必须将多只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和算,才能得到完整准确的称重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的模拟串联和算到80年代的模拟并联和算,和算技术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了电子秤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但是,模拟并联和算也存在不足:如对传感器的一致性要求较高、无法对单个传感器进行检测、电子秤四角偏差调试复杂等。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数字和算或数模混合和算。由于信号放大器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AD转换器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数字和算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进入了实用阶段。电子秤向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方向发展的趋势引起了对低成本、高性能模拟信号处理器件需求的增加。目前大多数电子秤是以13000或110000的分辨率输出最终的称重值的,这样的系统一般使用12bit至14bit的模数转换器就很容易满足要求。然而,高精密检测的电子秤如果要达到这种分辨率,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