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
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才美不外见.同“现”显露(3)策之不以其道.方法屈辱
(2)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一样的是(B)
A.故虽.有名马不能尽其材
虽.有千里之能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
C.马之.千里者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
3.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中揭示千里马悲惨
命运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尚且想普通的马等同也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
它的意思。
5.课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想一想“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
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人才,识别人才的人,淹没人才的人。表达作者对朝廷淹没人才的愤慨不
满。
6.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吗?谈谈你的看法。
一方面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还要善于抓住机遇,也离不开伯乐的赏识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好。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可以调素.琴.不
1
f加装饰的琴
(3)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高尚
(4)惟吾德馨.品德
3.课文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围绕中心句从自然环境优美的角
度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从交往人物不俗的角度写的是:“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