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
文化中吸取的有益思想是A.民本思想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D.“天人感应”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fD.宋明理学5.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多佚。汉代儒者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用当时流行的隶
书记录、整理下来,便是今文经,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是其阐发的主要主张。据此可知,汉代今文经学A.接续了孔孟的道统思想B.形成了训诂考证的治学学风C.适应了社会治理的需要D.奠定了儒家信仰的理论基础6.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这说明A.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B.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D.儒学思想成为主流7.“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意思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8.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