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01日
01版)
一个民族的兴衰强弱无不与文化的兴衰强弱密切相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反映了党和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自觉基于对文化的社会功能、历史作用、内在力量的深刻认知这种自信基于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的透彻领悟。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掘、铸造、增强文化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旺强盛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
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塑造的人与社会却能产生无穷的力量文化的变化导致了民族与世界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就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形势下保持团结统一、共同奋斗表现出深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就能够不断保持创新优势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财富、新的文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回溯历史考察现实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的和现实的基础。历史的文化发展成果如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科学等成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塑造着该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等现实的文化发展成果凝结着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进步聚焦于实践课题
f推动了文化创新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新的源泉。民族的文化积淀越为深厚、文化精神越为先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就越为丰富、越能持续。现代社会世界范围的物质产品消费愈益同质化科技创新传播愈益共享化而文化的独特性使得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塑造作用愈益重要。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显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显示了文化的r